你處在「亞健康」狀態嗎?一表簡單自我檢測健康狀態
而我們如果能將亞健康視為身體求救的警訊、及早面對、改善生活習慣,也許就能夠避免健康狀態進一步的惡化,甚至可能有預防疾病的效果。
當我們能預防亞健康狀態,就能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輕鬆愜意,也更能將注意力重新放回生活品質上,而不是因為身體的不適而心情大受影響。
來看看國外的亞健康研究機構建議有哪些情況要多加留意,幫助我們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有亞健康問題。
亞健康到底存不存在?其實自古就有亞健康概念
現代的亞健康概念據傳於1980年代被提出,雖然醫界至今仍未對亞健康訂立標準診斷方式,甚至民間也曾出現過否定亞健康一詞的說法,但其實亞健康的概念在古代中醫觀點中就可初見。
中醫謂之「未病」,《黃帝內經》云:「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意謂醫術高明的醫師,在發病前就能幫助患者預防疾病發生。
據傳古代名醫扁鵲就曾自言,自家長兄醫術最高,能治未病,事先將疾病消彌於無形,但也因此在外名聲不顯,未若扁鵲。
日本醫界也有著「預備軍」的說法,例如「高血壓預備軍」指的就是目前雖未達高血壓標準,但再繼續不好的生活習慣很可能就要有高血壓。醫師甚至會呼籲身為預備軍的族群盡快開始多多控制飲食,以免疾病找上門。
而亞健康理論則是結合了中醫未病觀點與現代醫學知識而成的一種論述,除了生理上的疾病,也同樣重視心理疾病的預防。
簡單自我檢測是否有亞健康問題
健康問題,符合越多項則可能有越高的亞健康風險:
1.早起時發現枕邊有許多脫落毛髮。
2.最近常感覺情緒不佳、平常也變得容易心不在焉等,情緒出現問題。
3.想不起前一天思考的事情、健忘等,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4.害怕面對職場或討厭上班、對現在的工作感到厭倦等。
5.對主管、老闆或同事感到厭煩。
6.工作效率越來越差、感覺到上司或老闆可能對自己不滿意。
7.明明才剛上班不到一小時,卻可能開始感覺到非常疲憊,或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症
狀。
8.工作沒幹勁,時而情緒浮躁、時而昏昏欲睡。
9.食量逐漸變少,甚至過去很愛吃的東西也變得不那麼好吃了。
10.每天都一直在等下班,因為想快點回家趴床。
11.對都市的噪音、汙染特別敏感,比起周遭的人更希望待在寧靜的自然環境之中。
12.即使在與很熟的朋友來往,也感覺比起以前要沒樂趣了,也不再像以前樂於積極和人互
動。
13.變得不太容易睡著,即使睡著了也總感覺一直在作夢,睡眠品質變差。
14.體重明顯減少、早上起床後仍感覺愛睏。
15.流感盛行季節總是很快就被傳染。
16.性慾降低、無法經常回應伴侶的索求,甚至因此被懷疑不忠。